李云会骨干教师工作室开展“生命观念导向的课堂教学”区级研究课活动

来源:张兰 发布时间:2021-04-16

202149日,陈经纶中学团结湖分校“李云会骨干教师工作室”开展了主题为“生命观念导向的课堂教学”区级研究课活动。团结湖分校张兰、雷雪,本部初中校区孙娜,崇实分校董美辰等四位初中生物教师作为工作室成员分别进行了现场课展示。活动由区教研中心初中生物教研员刘颖主持,朝阳区近180位初中生物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张兰老师的初一新课《尿液的形成》与雷雪老师的初二复习课《人体内物质进出》均以生命观念中的“结构与功能观”为主要落脚点。张兰老师从个体—系统—器官—细胞等层面,通过文字资料、图片等大量事实材料,助力学生建构概念,建立“结构决定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雷雪老师以新冠肺炎的症状及病因作为主线,结合大量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人体内进行物质交换部位的结构特点,帮助学生加深对呼吸、循环与排泄等相关概念内涵的理解,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有效落实了结构与功能观。 

孙娜老师的初二复习课《鸟类的适应》和董美辰老师的初二复习课《脊椎动物的进化与适应》教学设计主要落实生命观念中的“进化和适应观”。孙娜老师通过分析解释、主动探究等学习活动,分析了鸟的形态结构特征与飞行的关系,以及鸟的生殖行为与生存环境的联系,从个体生存与种族繁殖角度诠释了适应观。董美辰老师梳理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分析其与环境的适应性,从环境与能量的角度分析了脊椎动物进化的趋势和规律,并指导学生尝试运用进化与适应观推理鱼类到两栖类的进化历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节研究课均以“生命观念”为主线,以美国课程专家 H·林恩·埃里克森“概念为本的教学”作为理论指导,自上向下组织教学内容,将生命观念具体化、外显化、深刻化,在切实落实生命观念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在评课环节,李云会老师介绍了四节研究课的设计理念、设计依据,并在如何操作方面进行了讲解和指导。李老师还强调了生命观念在生物学科中的价值和意义,并指出目前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生命观念落实不到位的现状。

教研员刘颖对四节研究课给予了高度评价,鼓励生物教师积极践行新课程理念,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刘老师指出,四节课都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图片比较等形式,让学生去观察比较、描述概括,指导学生尝试用生命观念解释生物学现象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落实生命观念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张兰老师讲授研究课

 

雷雪老师讲授研究课

 

孙娜老师讲授研究课

 

董美辰老师讲授研究课

 

李云会老师点评研究课

 

刘颖老师的点评研究课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