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校区办学风采展示——本部高中校区、本部初中校区

来源:集团综合 发布时间:2021-05-12

2021年是陈经纶中学建校一百周年。一百年来,陈经纶中学扎根朝阳大地,发展成为含中东南北四个子集团的朝阳区规模最大的教育集团。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包括11个校区、25个校址,贯通从小学至高中12年教育,培育了老实做人、勤奋做事、自强不息、创新发展的经纶精神,形成了“为孩子们办学”的教育初心和“办人民最满意教育”的办学追求,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英才与栋梁。 

 

校史石雕

 


经纶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发各校区风采展示,充分展现各校区的办学特色、办学成果、特色课程等内容,激励全体经纶人坚守立德树人教育初心,牢记办人民满意教育历史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本部高中校区:锐意创新,特色发展 

陈经纶中学本部高中校区地处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毗邻中央商务区,2002年被批准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高中,以“为孩子们办学”“办朝阳人民最满意学校”为办学目标,实施全人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体育工作先进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电化教育技术实验校、北京市德育工作先进校、北京市教科研工作先进校、北京市校园环境示范校、北京市金鹏科技团、北京市金帆艺术团、北京市骨干教师行动研究项目基地校、北京市校本课程建设先进校、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学校等荣誉。 


学生基于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 

本部高中校区以“建设个性化学校、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为愿景,以“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最幸福的教育、最满意的教育”为使命,力求“能让每一名学生考入理想的大学;能让每一名学生实现理想的专业发展;能让每一名学生获得适合他大学发展应该具备的必要能力和素养”,培养学生基于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 


建构初高中一体化贯通培养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学校从统一的课程设置,向满足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发展需求的课程供给转型,以初高中一体化贯通培养课程建设为主体,打通初高中六年的培养。在这一主体课程架构上,了解大学选人方向和企业用人方向,引进高校、高科技企业等相关教育资源并进行差异化发展课程开发与设计,为学生多路径发展提供特色课程供给。 

目前构建了“五大平台”“一纵四横一辅助”的课程体系,开展了“与南开大学合作进行人文类课程建设、与国科大和理工大学合作进行数理类课程建设、与大疆公司及理工大学信息学院合作进行理工类课程建设、与传媒大学合作进行艺术、媒体宣传类课程建设、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教育电视台合作进行生涯教育课程建设”,面向学生学科基础、能力素养和个性特长,让国家课程为高考成绩筑基,让校本课程打通学生多元升学路径,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对课堂和课程的选择,充分满足了发展兴趣和特长的需要,实现了学生的多元化成长。 


一流的办学质量,一流的社会声誉 

近年来,学校一本率保持在97%左右,有4名学生荣获北京市优秀中学生称号,8名学生获得北京市金帆奖,17名学生获得北京市银帆奖,获得科技、体育、艺术各类国际奖项160项,全国、北京市各类竞赛金银铜奖千余项,经纶科技社团学生夺得世界最高青少年科技大奖——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专项奖,一批科技、艺术能力突出的学生走进了清华、北大等名校。 

2021年迎来陈经纶中学百年华诞,新的百年又将启航,面对新高考,机遇与挑战并存,本部高中校区将更新观念、锐意创新,抓住本质、激发活力,提升品质、特色发展。

 

 

 

高中校园

 

教师研讨

 

课堂教学

 

人生远足

 

学生活动

 

校本课程

 



本部初中校区:打造生命课堂,促进学生发展 

陈经纶中学本部初中校区现有特级教师1人,市区级骨干教师43人,占全体教师人数的67.2%。教育教学成绩在朝阳区名列前茅,连续数年获评朝阳区中考质量优秀学校。学校践行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秉持全人教育理念,开展框架式备课、生命课堂和创新性作业等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全面课程体系,提供学生发展个性、展示自我的空间,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构建生命课堂,感悟生命成长 

本部初中校区积极开展生命课堂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站在国家发展、教育改革和学生成长的背景下思考教学,从学生发展、学习过程和备考过程的角度来定位教学,关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学校致力于框架式备课——生命课堂——创新性作业的改革探索,追求教的三真(真情境、真体验、真思维)、三激(激活、激情、激趣)、三趣(兴趣、情趣、乐趣),形成学的三学(真学、巧学、精学),提升学生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实践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学校连续9年获得朝阳区中考优秀校荣誉称号,每年为本部高中校区输送大量优质生源,为经纶学子高中阶段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校汇集生命课堂实践研究成果,编辑出版了《生命课堂演绎生命精彩》一书。 


推进课程建设,线上线下融合 

本部初中校区聚焦学生自主学习和有效教学,积极推进学科课程建设,《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化学开放性实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读促写,以文育人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与素养提升——阅读课程建设与实践》《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与有效实施》《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四项课程成果分获北京市一、二、三等奖。 

学校还开发了100多门网络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自修课程三类。必修课程对应学科教材,面向全体学生;选修课程对应专题学习,面向部分学生;自修课程对应优生群体,提供研究性任务。部分课程资源纳入日常教学,实现线上线下有效融合。 

以网络课程为核心,以自学导航与助学资源为辅助,为学生提供自学指南、微课和课件、自测任务和资源链接,实现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逐渐形成“教学评一体化”特色,校内出版了《基于“素养提升和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建设与研究成果集》。 


搭建个性平台,促进自主成长 

本部初中校区建设以“实施做人德育,创建青春校园”为目标的全方位育人体系,搭建学生自管自育平台,包括学生会、团委、志愿者联合会、学生科技协会和学生社团联盟五大平台,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成长的中心。

学生会每年换届选举,进行学生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培养了学生自管自育的能力和意识;团委把学生团结在共青团和少先队的旗帜下,培养坚定爱国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志愿者联合会把全校师生团结起来,弘扬公益精神,将爱心和奉献带到校园和社区;学生科技协会全面负责学校的各类科技活动,丰富多彩的科技节活动引发了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并在市区级科技创新大赛、金鹏科技论坛等重要赛事中屡获大奖;40多个精品社团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提供了舞台,校园中掀起探究和创新的学习热潮,每年学生参加区级以上各类比赛获奖千余人次,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教学楼

 

课堂教学

 

社团活动

 

学生会干部

 

百名标兵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