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首届教学成果年度成果奖与提名奖展示(1)
陈经纶中学百年华诞之际,为了推动教学质量再上台阶,促进经纶教师形成教学成果意识、强化成果培育行动,经过集团组织初评、入围、答辩和终审等环节,产生了集团首届教学成果年度“成果奖”和“提名奖”。
经纶校园网将陆续刊发集团首届教学成果年度成果奖和提名奖展示,激励全体经纶教师秉承“科学施教、因材施教、快乐施教”三施教文化,坚守质量发展生命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集团首届教学成果年度成果奖:初高中物理实验一体化设计与实施
本教学成果的负责人是本部初中校区姚芳老师,研究团队成员有:本部初中校区姚芳、张婷玉老师,本部高中校区宋金萍、金朝娣、张国玉老师。
基于科学实践的初高中一体化实验设计,对促进学生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知,最终抓住科学本质非常有必要。2005年至今,我们对“初高中物理实验一体化设计与实施”已进行了16年的系统研究。
一、成果研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1.建立初高中一体化实验理论体系
我们深入挖掘初高中课标,找出从初二到高三五个年级可衔接的实验,对照物理核心素养,将科学实践所对应的素养划分为四个方面,概括出针对初高中实验一体化设计的“4S要素”,为实验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2.进行初高中一体化实验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我们设计了“思维拓展”“认知提升”“兴趣培养”三类实验,并形成一体化必修实验系列,根据学情设计了选修实验系列,并形成纲要,借助校本课、社团活动实施,成为课堂的有效补充。
3.探索出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路径
针对初高中必修实验课,突出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流程,形成有效的教学路径;针对初高中物理选修实验课,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形成实验教学路径。
4.制订多层级评价标准
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基于科学实践,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结构,研究团队制订了多层级评价标准。
二、研究成果实现四个创新
1.理论创新
在科学实践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构建4S要素,统领实验一体化设计,可操作性强,符合一线教学实际。
2.实验设计创新
采用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横向指基于国家必修实验拓展了选修实验,实验设计源于生活应用于实践。纵向指对一个内容,从初中到高中进行一体化设计,目标指向大学学习的必备能力。
3.实验教学路径创新
基于必修和选修实验,分别开发了必修实验和选修实验教学路径,两种实施途径统一协调,科学组织合作探究过程,极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探究机会,使核心素养培养要素的落实更有针对性。
4.教学评价机制创新
经过对两种教学路径的长期实践,我们设计了初高中物理实验一体化多层级评价标准,开发了过程性、诊断性、结果性评价量表,建立了实验教学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