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首届教学成果年度成果奖与提名奖展示(2)
陈经纶中学百年华诞之际,为了推动教学质量再上台阶,促进经纶教师形成教学成果意识、强化成果培育行动,经过集团组织初评、入围、答辩和终审等环节,产生了集团首届教学成果年度“成果奖”和“提名奖”。
经纶校园网将陆续刊发集团首届教学成果年度成果奖和提名奖展示,激励全体经纶教师秉承“科学施教、因材施教、快乐施教”三施教文化,坚守质量发展生命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集团首届教学成果年度成果奖:“以学习为中心的”初中“560”体育课程模式的建构与实施
本教学成果的负责人是帝景劲松分校的刘娓楠老师。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引下,基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针对自 2007 年以来国家层面制定的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与增强体质等核心目标和任务,结合我校在体育课程中遇到的问题,梳理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即运动专长形成、强健体魄炼成、健全人格养成。
本成果立足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树立“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观、“提升个体学习能力”的目标观、“凸显新时代关键性”的问题观。
在借鉴国内外成功体育课程经验的基础上,整合校园内体育锻炼时间,将原有单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系统设计为“校本限学、自主选学、体能锻炼、主题教育、全员竞赛”五类课型,五者之间主体、基础、延伸互补合力,共同建构一种全新的“纵向精深、横向坚实、内核丰富”的学练赛评一体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即“560” 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
“560” 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是我校自 2013 年以来尝试一周五天,每天一节 60 分钟体育课的阶段性成果,其中的“5”代表体育课的五种课型,即校本限学课、自主选学课、体能锻炼课、主题教育课、全员竞赛课;“6”代表在实施每种课型时的六个教学环节;“0”代表在教学、活动、竞赛与评价中关注不同群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560”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是一种将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运动竞赛相结合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使课程体系更完整,更关注体育学习本质与学习意义再认识、体育学科本质与学科思维形成、体育学习能力与知识迁移、运动认知深度与应用创新;更关注在真实情境、完整项目、现实任务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结构化体育知识与能力的生成,它在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解决了新时代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三个关键问题,是核心素养有效落地的关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