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创中心开展《青年文摘》读刊写作活动
5月25日,陈经纶中学拔创中心与《青年文摘》编辑部共同开展了“读刊物 学新知 写美文”专题阅读活动。活动以阅读刊物美文为基础,以展示写作成果、掌握写作方法为内容,各班学生推荐的鉴赏美文优秀小组与编辑们一起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陈经纶中学本部高中校区副校长张晔致欢迎词,并对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鼓励。他表示,阅读可以提高层次,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无形中为自己增加一抹书卷气息,让自己气质更加出众。学生们深受鼓舞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课外阅读要注重形式多样,打通阅读、鉴赏、写作的通道,从多角度提升自身的素养。
本学期拔尖创新人才班学生积极投稿,有7人在《青年文摘》上发表文章。《青年文摘》杨润秋主编对学生的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特别是认为朱怡然同学写的《残荷》,从家国情怀入手,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将个人的情感上升到爱国高度,构思非常新颖。除此之外,王泽达、刘容宇、张屹洋、李佳宁、周佳岳、李明泽等同学的文章也得到了杨主编的点评。
接下来,在《青年文摘》上发表文章的学生代表,刘容宇和张屹洋两位同学进行读书和写作分享。他们的分享内容丰富,思考深刻。
为展现当代青少年昂扬向上的青春风貌及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火热实践,活动还设计了提纲作文创作比赛,让学生记录自己和身边那些闪闪发光的“筑梦、追梦、圆梦”故事,以青春之我,绘梦未来。学生们认真构思,现场写下了心中的梦想。
最让学生喜欢的是阅读美文和评价鉴赏美文。本次《青年文摘》共提供给了4篇文章,各班派一名代表抽签,抽取各班需要阅读的文章。4位编辑分别与各班同学一起阅读并鉴赏文章。最后各班分别推荐一组学生代表班级上台分享。
经过现场评选,14位同学入选现场提纲作文获奖名单。巩高峰编辑对同学们的的提纲作文进行点评,表扬了同学们选材角度新颖,内容丰富,立意深刻。最后,杨润秋主编为14位获奖者颁发奖品——《青年文摘》文创产品和《青年文摘》合订本。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非常喜欢这样的学科活动,不仅可以现场聆听专家的写作指导,还可以收获阅读方法。
附:学生阅读和鉴赏分享
拔创一班:孔子瀚 汪林岍——《山桃花的抗争》
读完《山桃花的抗争》后,我们的感受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方面是写法上的独特,另一方面是这篇文章独特的叙事角度。这篇《山桃花的抗争》从文体来说它是一篇散文。众所周知,散文的一大笔法是“形散神不散”,而这篇文章,通篇其实有一个很强的主线——抗争,给人以一种“形聚神更聚”之感。从文章前三段“我”来到了陕北角落里一个空寂的村庄创作剧本,那是“我”的抗争,但是着重写“我”的退缩和悔意。第四段及后文则是本文的真正主角——山桃花,与雪粒子,山体滑坡中的抗争,山桃花在自然灾害下显得那么渺小,但是它还是抗争到了最后,给作者以“每个人都有必须面对的命运它来了,你就走不掉,必须面对”的启发。
拔创二班:李思琪 侯竣元——《苏醒的身体》
这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文,号召人们要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并爱惜身体。而不同于其他议论文的是,这篇文章先从生活中大家阳了的事情说起,加深了读者与文章的共鸣。然后,生动地举出了许多例子,引用了许多研究内容,比如虽然如今的生活在变好,但是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却在增加癌症,高血压,心梗也在不断年轻化。充分的论据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我们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
拔创三班:李乐芸 李尚同——《陆鸿:从“脑瘫患者”到“感动中国”》
此文属于传记类文章,语言没有文学性的文章那样生动华丽,修辞没有那么多,但能做到表达通俗易懂,简朴自然。文中还引用了大量陆鸿本人的话语,让我们读文章时更有代入感,能更加了解陆鸿在每一个情景下的心情和内心活动。读完后备受启发,陆鸿作为残疾人,他没有放弃自我,通过不断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而作为健全人的我们,就更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为未来不断前行。
拔创四班:池徐葶 黄瑜 朱丹妮——《是母亲,给了我一盏明灯》
文章中对于母亲对“我”的指引描写详细。作者并没有处处写“明灯”,但在文章中的每一处都能看见母亲对于“我”的指引。母亲对于“我”的教育观让我很感动。母亲并没有像其他父母一样把所有的期望都压在孩子身上,而是把孩子指引到他该走的那条路,然后在背后默默的看着他在海洋中畅游。母亲对于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以坚强、好学、善良指引着作者前行。全文的结尾颇有新意。“再次回答那个问题:‘丑小鸭怎么会变成天鹅?’因为丑小鸭的妈妈,本来就是天鹅啊!”作者的母亲是在作者外婆的建议下前往高雄,开启了一段属于自己的新的人生,逃离了原本不幸生活的囚牢。作者的母亲凭着自己的努力弥补自己学业的缺失,这就是母亲由丑小鸭开始蜕变,她的儿女效仿她精进自己的学业,学有所成。作者的母亲对于作者来说就是天鹅,而作者在母亲天鹅般的指引下,认识到了知识的存在是用以认识自己,而非否认来历。认识到这点或许就是作者完成自己从丑小鸭到天鹅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