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召开劳动教育市级研讨会
5月12日,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以帝景劲松分校为主会场召开了“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劳动课程的实践解读”市级研讨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贾美华、中小学技术教研室主任孟献军、小学劳动学科教研员吴洋,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副校长王苹、行政支部书记程木昌,朝阳区教科院、教师发展学院教研员刘晓岩、郭春玲、李军玲老师,以及帝景劲松分校执行校长徐琳、书记赵志强等领导和嘉宾在主会场参加会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顾建军,来自朝阳区小初高学段的劳动教师及朝阳区各校的德育主任,其他区县的领导和老师们通过在线形式参加会议。会议由帝景劲松分校副校长王洪梁主持。
贾美华主任为大会致辞,她指出,本次研讨会基于新课标的落实,呈现开放性的研究体系,扎根于校本教研、扎根于课堂的亮点,以学习合作联动的工作体系,创新推进小初高学校劳动教育的一体化整体构建,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值得推广和借鉴。
王苹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在小初高实施劳动教育的探索过程中,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构建纵横贯通一体化的劳动课程体系,打造九年四段EOC精致课程系列劳动课程,让12年一体化劳动教育的整体构建在经纶落地生根。她指出,任何一种幸福无一不来源于劳动,可以说劳动成就中华民族的伟大禀性。
徐琳校长以“落实劳动教育 打好人生底色——陈经纶中学小初高劳动教育一体化设计与实施”为主题发言,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角度,阐述“劳动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劳动成就和谐有爱的社会”“劳动建设富强创新的国家”,深刻领悟劳动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帝景劲松分校副校长韩雪红以“1+5+N小初高一体化劳动周的构建与实施”为题发言,“1”指以劳动价值目标引领为核心,“5”种劳动周实践样态,“N”个劳动周实践主题。小、初、高劳动周教育实践共处同一圆心,虽然半径不同,但同向同行,异段同构,构建“有价值、有体系、有特色、有品质”的经纶劳动教育图谱。
本次大会特别荣幸地邀请到顾建军院长在线讲授“把我新时代劳动教育基本关系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主旨讲座。他强调落实“五个一”:“一报告”指落实二十大报告精神;“一意见”“一纲要”指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文件精神;“一法律”指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形式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方针;“一课标”指落实2022年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处理好“劳动”与“教育”的关系,强调劳动的育人价值。
劲松分校青年劳动教师单春红上《爱心手环的设计制作》研究课,结合“老人晕倒”的社会现象,引出研究主题。迁移生活中手环的“相同信息”,找到共同点:有信息、圆环状、有一定宽度……尝试从“老人的档案卡”中梳理出最关键的3条信息。参考生活中的手环结构、功能等设计因素,采用“加一加”“仿一仿”“变一变”的设计方法,设计个性化、能够帮助老人的爱心手环,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关爱老年人的意识。
集团小学、初中、高中的三位老师进行主题说课,小学学段是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宫羽婷婷老师进行《志愿太阳村,服务显精神》说课;初中学段是陈经纶中学本部初中校区李程程进行《细嗅泥土芬芳,同种一亩田地——走进太阳村志愿项目》说课;高中学段是陈经纶中学本部高中校区薛德钢老师进行《现代服务业劳动——文创设计开发》说课。通过说课展示,分享了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新亮点、新尝试,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从而培养“敢于担当、健康自信、博学善思、个性鲜明、创新实践”的经纶学子和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
孟献军主任对本次会议,尤其是研究课及说课给予了高度认可。他指出,第一,劳动教师要发挥主动性,开发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学校要做好学校劳动教育的系统设计,积极探索形成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机制健全的学校劳动教育实践体系。第二,如何上好劳动课。进一步明确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教育这三类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定位。第三,用什么形式载体开展劳动课。设计并细化劳动教育的项目清单,在有目标、有针对性、可操作的项目中予以实施落地,切实解决劳动教育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本次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劳动课程的实践解读市级研讨会,旨在提升12年小初高劳动教育的品质,不断推进劳动课程的建设优化,推进“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共同打造劳动教育“大课堂”,为学生点亮生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