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高中教学主任王小平荣获北京市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锋”称号

来源:集团综合 发布时间:2023-05-26

王小平,中学数学高级教师,陈经纶中学本部高中校区教学主任、高三教学主管。她是北京市名师发展工程第七批学员,2次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数学学科骨干教师,2次被评为北京市翱翔计划优秀指导教师,2次被评为朝阳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评为朝阳区教育系统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阳光班主任,曾获得朝阳区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师德榜样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在3次市级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发表论文八篇,有十四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北京市、朝阳区的一、二等奖。 

  

在付出与收获中幸福着 

王小平主任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已二十一年,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由一名年轻教师成长为一名“北京市骨干教师”“朝阳区骨干班主任”。她怀着对教师工作执著的热爱在自己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上乐此不疲地付出着、收获着、幸福着。 

作为陈经纶中学教育教学一线骨干教师、教学主任、高三教学主管,她在工作中勇挑重担,近5年有3年承担高三毕业班数学教学和年级管理工作。工作中依法执教,工作组织纪律性强,重实干、行动力强,不仅个人教学成绩优秀,而且带动集体发展。教育教学成绩位居同类年级、班级前列,师生关系融洽。尤其在线上学习期间,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教师共同做好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对于班主任、年级管理工作,她重责任讲担当,以构建年级、班级生态为核心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观和学生观为根本遵循,定位高考和高端发展。年级围绕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展开,从方向引领、方法指导、方式改变三方面深耕,建立学生生涯规划书。她喜欢与学生在一起,教育教学中不松懈、不埋怨、不逃避,以一种韧劲去尝试克服各种困难,以有效的方法去落实教育教学任务,在保证教学成绩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在担任年级主任的六年间,坚持每年300天在教学楼内办公,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后都会在教学楼道内,随时随地为师生服务。2019年、2021年、2022年管理高三年级期间,每天晚上18:20--21:30全程陪伴高三师生,全力做高考冲刺。正是基于对师生的全面了解,设计了系列年级活动,读书分享、体育拓展、社团周活动、心理周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厉害了我的国的演讲比赛,清北营前培训等,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发挥学校教育平台的优势,多平台多角度丰富学生的成长经历。 

着力提高教育教学本领,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进入陈经纶中学以来,她始终从事数学学科教学工作,先后担任10年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6年年级主任。在21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以新课标理念的指导,注重启发式、自主探究式教学,在班级内创建生活学习共同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共同体成员自发地去钻研,钻研的过程、钻研的程度比老师还要深,学的比老师要求的还要多、学生能力比老师能力还要强。这种共同体运行模式在学校三个年级作为经验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北京市名师发展工程研修班里,她认真学习,将一些先进的理念主动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借助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尊重学生差异,根据学校提出的“因材施教、科学施教、快乐施教”的原则,深入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体系,采取个性化管理、分层分类教学等针对性措施,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后辅导方式。 

2019届高三毕业生说:对于我来说,共同体讨论过程令人享受,同时也充满挑战。我享受于每一次自己的解题方法被别人认可,享受于每一次同学的积极反馈。当然,也会令自己受益匪浅2021届学生说:在讲解过程中,大家都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创新,有的同学在原本的题目上圈点讲解;有的同学用平板电脑的画板功能建立了一个临时黑板;也有的同学通过后期剪辑手段将题目添加,前期专注于解题思路。大家的奇思妙想一方面帮助全班同学解决难题、厘清思路,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在原本不是课堂的地方建立起了新的课堂,学无止境,创造无止境。”她的基于学生问题设计的单元教学课例《导数的概念》获得北京市第二届京教杯教学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一等奖,《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设计及课例在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课堂教学设计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她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设计提供“学历案”,落实“五育并举”精神,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带领学生形成疫情期间学习模式,达到趣温故、宽视野、研提升、强身体的目标。教学研究过程中,她把问题当作“课题”来研究,加强线上课堂教学的反思与回顾,随时记录课堂教学中新的生成,保证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感。她每天晚上19:00开启线上答疑平台,学生根据需求选择是否上线,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同时,鼓励学生不懂就问,鼓励学生定期做知识方法梳理,鼓励学生与同伴和老师多交流。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同时带动学生形成“当日事当日毕”的习惯和“合作研讨”的学习氛围。

如果您问她:累吗?她会回答“累并快乐着!但庆幸的是,我选择了自己一直都深爱着的教师工作!我是幸福的!”这就是王小平老师。因为有一份使命和担当,因为是一名党的教育事业的践行者,为了学生们的成才,她表示,“愿意继续奋斗,改变方式,不变初心!” 

 

 

王小平主任

 

与学生在一起

 

课堂上

 

辅导学生

 

校本培训发言

 

交流会上

 

备课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