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初中校区初三年级开展研学活动

来源:杨海龙 发布时间:2023-11-20

1111日至14日,陈经纶中学本部初中校区初三年级师生来到粉墙黛瓦的徽州,开展了“登奇绝黄山,阅人文徽州”研学活动。 

云雾缭绕,奇松怪石见自然风光;风起雨落,飞檐翘角品人文情怀。四天的研学旅途中,同学们参观了徽州城市规划馆和徽州文化博物馆,走进了宏村古镇和守拙园,学习了竹篾编织和黄梅戏,攀登了木坑云海和奇绝黄山,在社会和自然的大课堂中感悟青春成长,抒发壮志情怀。 

11日一早,同学们便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前往黄山的高铁列车。路上,同学们安静学习、阅读,完成各学科的任务,为研学活动做攻略和准备。 

午后,师生在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举行开营仪式,并参观徽州文化博物馆和城市规划馆。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提问,围绕自己小组的选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 

晚餐时间,同学们一起品尝了正宗的徽菜:臭中含香的臭鳜鱼、香喷喷的毛豆腐、新鲜味美的笋烧肉……餐后,在老师的引领下,同学们围绕着徽派建筑中体现的人文品格、徽菜特色及形成原因、徽商的历史传承和现代发展、城市命名的考虑因素等话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并以小组的形式总结了学习的感悟和收获。 

12日,师生携手走进宏村古镇、木坑竹海和守拙园,欣赏古朴典雅的徽派建筑,体会坚韧挺拔的竹林品格,学习精益求精的竹篾编制,感悟徽商品格和工匠精神。伴着清风和鸟鸣,同学们来到素有“画里乡村”之称的宏村,欣赏一幅幅精美的木雕石刻,体悟一道道意味深长的门楣楹联。 

午饭过后,同学们一起来到木坑竹海,于茂林修竹中感受竹之挺拔、坚韧、气节,收获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力量。伴着鸡鸣犬吠,同学们携手走进陶渊明故居——守拙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同学们在守拙园看到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场景,听到了“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自然之声,体会到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的淡泊情怀。此外,同学们还在老师傅的指导下用竹篾编制了小鸟,体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造物观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晚餐时间,同学们在老师的陪伴下举行了烟火生日晚会,梳理了当日的研学成果和收获,分享了研学途中的感悟和体验。 

13日,同学们携手攀登黄山,邂逅了云海翻腾,观赏了奇松怪石,放飞了理想壮志。一路攀登,同学们感受到了身体的疲惫和呼吸的沉重,却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 

途中,同学们看到黄山的每一个缝隙里都长着小松树,并提出问题:迎客松在悬崖峭壁间为什么还能长得如此粗壮?在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到黄山松的根部能分泌一种酸性物质,扩大生长的空间。同学们感悟道:松树不是生在哪里,就在哪里躺平,而是努力创造适合生长的环境。同学们还注意到迎客松朝着一个方向伸展枝干的生长姿势,感悟到“当生命遇到阻碍的时候,不要放弃,朝向另一个方向坚韧成长”的道理。 

登山途中,同学们感悟到迎客松坚韧挺拔、不畏艰险的品格,内心升腾起拼搏努力、勇毅前行的力量!光明顶上,同学们把写有自己愿望的纸飞机投入到许愿箱,并阅读父母来信,理解父母平日唠叨背后的苦心,感悟父母严格要求下的深沉的爱。晚上,同学们学习了黄梅戏的唱腔,对比了南北方戏剧的区别,并以诗词歌赋的形式将在黄山上的感悟记录下来。 

14日,同学们来到屯溪老街和徽菜博物馆,欣赏了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和飞檐翘角,品尝了地道的徽州小吃,为父母选购了纪念品,恋恋不舍地登上了开往北京的高铁。“四天的研学旅行让我感受到坚持的力量和坚韧的品格,锻炼了我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带着途中的收获,我将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像黄山松一样,不畏艰险朝下扎根,心怀阳光向上生长。”参加研学旅行的同学如是说。

人生远足是陈经纶中学的特色课程,同学们在研学途中将书本展开在壮丽的自然中,把课堂开设在广阔的社会里,在老师的引领下于自然、社会中体会青春,感悟成长,收获奋勇前行的力量。

 

 

研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