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纶中学召开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推进会

来源:刘小玲 发布时间:2024-04-08

3月28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召开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推进会,细化论证内容,商议下一阶段课题实施工作。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副主任吴薇、北师大脑科学项目专家刘建莉、陈经纶中学党委副书记冯梅、集团科体艺主管刘小玲、本部高中科体艺主管黄臣,本部高中闵敏、本部初中李程程、保利小学隗合刚等各分校心理健康工作负责人参加会议。 

此前,学校于2023年11月申报了朝阳区教育系统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课题,着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课题进入开题论证准备阶段,重点围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及校内外一体化培养机制进行实践和深化。 

吴薇副主任对课题研究进行深度指导。她首先对陈经纶中学能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规划、有落实、做实事、扎实做给予高度评价,并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切入口、拔尖创新人才的微认证、互联网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方面,细致阐述了课题的关注点。 

在细微精准能力聚焦方面,她建议给学生具体且自主性强的目标任务,在兴趣导向自定节奏方面给学生试错和体验的空间,以此引导学生参与心理活动,每走一步都能被看到,都是自主在做,强化社会情感教育模型的早期塑造;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与心育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方面,强调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全面的教育体系,其关联概括为: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五育与心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用这种综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个人价值。 

刘建莉老师对脑科学测评进行介绍。研究人员将脑科学与脑机接口设备在大数据领域充分应用,通过对学生思维力、情绪力、空间力、反应力、注意力、记忆力六大创新能力的评测,通过数字化前测的严格选拔,将孩子们的综合素养数据形成初期分析报告,该报告分别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志趣、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六大创新心理素养进行了说明和解读。刘老师表示,此报告成果将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对课题的进一步实施提供目标路径。 

冯梅副书记与大家一起回顾了心理健康课题申报以来开展的实践活动,并表示,专家给高三学生进行的团体辅导及问题分析、学校心理委员会讲座以及在沟通的脑科学监测诊断等,都是以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为目标,搭建校内校外一体化的核心素养培养机制,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品牌活动的实践路径,起到知识学习与价值观发展的支撑与促进作用,为学生适应社会搭建平台。 

与会人员共同交流探讨了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家畅所欲言,在专家指导下,更加清晰了课题研究思路:学校层面——从评价的角度、跨学科融合的角度进行课题前沿性引领;教师层面——配置合理的师资队伍是拔尖人才培养的基本保证;学生层面——开展团辅活动、脑科学检测、一体化课程。 

大家还就接下来如何组织师训团体辅导、开展校园心理剧的创编展演等进行研讨,一致认为这是课题实施过程中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将其纳入师训,指导师生通过共同进行校园心理剧自己确定主题、自己创编剧本、自己完成导演表演等创作的全过程,为感到困惑、郁结的心理问题找到及时解决和适度宣泄的出口,真正达到减压、强大自我、有效应对和解决日常心理问题的目的。

课题组将在后续课题实践中,通过早期发现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学段衔接培养,尤其借助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年级、班级管理,带动和促进学生以更充分、更持久的热情投入到创造活动中去,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