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分校开展班主任心理健康系列实践活动

来源:赵力娟 发布时间:2024-06-11

为了提升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艺术水平,更好地促进家校沟通,形成家校共育合力,6月4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保利分校开展了以体验角色转换 挖掘内在能量”为主题的班主任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学校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惠、刘云静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燕妮,为班主任老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活动。保利分校德育校长助理李慧军主持活动。 

活动伊始,刘云静老师首先介绍了一种能够提升沟通能力、增强换位体验能力的工具——“角色扮演”,将班主任三人一组随机分为五组,组内三人分别扮演师、家长和学生,演绎“学生在地理课上写物理作业,作业被老师撕碎后,学生再也不想上学”的经典案例。 

“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十分投入,尤其是扮演“学生”和“家长”的班主任,他们跳出自己的教师角色,基于实际案例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从另外的视角更加客观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在互动中碰撞出思考的火花。 

角色扮演体验后,班主任老师们普遍反映,在情景模拟中深刻体验到了换位思考、共情能力在沟通中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家校沟通中,将多换位思考,用心去感受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最后,刘云静老师进行活动总结,同时引出第二个提升自我的工具——“挖掘内在生命能量”。刘老师指出,大家通过刚才的活动挖掘了自己内在的生命能量,拥有了一种能够共情于他人、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积极尝试运用有效的沟通,帮助那些处于困境的人尽快脱离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了他人,也突破了自我,成就了自我。 

此次培训活动,不仅提升了班主任们的沟通技巧,更提高了在家校沟通中的换位思考和共情能力。这次培训形式新颖、互动性强,学习过程轻松有趣,让每位参与的班主任都获得直接的体验和感悟。老师们表示,持续的学习和沟通技能的提升不仅能够增强家校合作的质量,也将显著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附:扮演“学生”的班主任活动感受 

初一班主任魏鹏飞活动形式新颖,参与性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培训老师指导到位,讲解细致,深入浅出,入情入理,我个人感觉收获颇丰 

初二班主任敬姗我扮演的学生经历了分心写作业被撕的挫折,并因此产生了厌学情绪。然而,经过家长和班主任的开导,我重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次体验让我深刻感受到学生的不易,更加明白作为班主任,应当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困惑和压力,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引导。这将使我努力成为一个更贴心的班主任。

初三班主任田静通过真实案例的角色扮演,我体会深刻:首先,更容易理解他人。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我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更容易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其次,提高了我工作的沟通能力。角色扮演,有助于提高我在工作中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很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最后,有利于学生的成长。通过换位思考,可以从心底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在以后的班主任生涯中,希望能将这种方式坚持下去,能有更高的共情能力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和学生共同提升。

 

 

李慧军校助介绍心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