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纶中学贯通培养经验交流暨集团校贯通培养计划交流会在本部高中召开

来源:李春凤 发布时间:2025-03-04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初高中教育贯通培养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路径。228日上午,朝阳区初高中生物贯通培养-陈经纶中学贯通培养经验交流暨集团校贯通培养计划交流会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成功举行。会议由朝阳区基教研中心生物教研室组长张树虎老师主持,本部高中校区生物教研组长李春凤老师代表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分享的生物学科贯通培养经验,为教育同仁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 

  

源起:明确方向,开启探索征程 

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生物学科贯通培养计划有着清晰的指导思想。贯彻朝阳区和集团贯通培养精神,以提升生物教育质量为核心,遵循教育规律,聚焦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整合初高中教学资源,致力于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打造优质教师队伍,为培育创新实践型生物人才筑牢根基。其工作目标明确,涵盖探索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拔尖人才三个关键方面。 

发展:稳步推进,构建多元培养体系 

2018年起,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生物学科的贯通培养工作有序开展。20182月,集团首次组织学科论坛活动,校长提出四大课程群建设思路,为生物学科课程建设指明方向;8月,校本培训介绍了实验课程群“枝芽型”结构,初步搭建起课程框架;9月和11月,本部高中生物教研组多次研讨,设计系列课程,积累新课程资源。2019年,学校的生物学科发展持续推进。2月,集团学科研究中心成立后的首次学科论坛确定研究立项,各分校分享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成果;暑假,学校成为教育部深度学习课题基地校,8月的校本培训传达深度学习会议精神,专家讲座为教学改进提供理论支撑。此后,学校积极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实践,参加北师大推广成果项目,不断探索新中高考背景下校本实验贯通课程群的课题研究。 

成果:扎实落地,见证学生素养提升 

深度学习提升课堂品质。2019年开展的深度学习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成效显著。以“细胞代谢”单元教学设计为例,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科学探究流程融入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度思考,让学习真正发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深度与思维能力。 

精准教学促进能力发展。参加北师大推广成果项目期间,学校基于问题确定重点关注能级,将问题归类明确整改方向。通过提供丰富评价任务和自我评价工具,引导教师反思教学,学生在应用实践能力方面得到显著提升,在知识理解、审题、表述和科学探究等方面进步明显。 

课题研究推动课程创新。在新中高考背景下的课题研究中,学校构建了中学生物校本实验贯通课程群。该课程群包含方法、实践、提升、创新四类课程,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形成完整体系。同时,归纳课程内容、实践开发路径、提出评价体系、建立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和核心素养。 

后续:砥砺前行,迈向更高教育目标 

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将充分发挥集团办学优势,借助学科研究中心和校本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设计站位。在纵向课程推进中,深入研究教法和学法,运用AI技术追踪分析青年教师课堂,优化教学过程;在横向课程建设方面,鼓励青年教师结合自身专长、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验条件,设计更多新颖课程方案,丰富贯通实验课程群,为拔尖人才培养创造更有利条件。

 

未来,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生物学科贯通培养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径,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也期待能为朝阳区乃至北京市的生物教育事业贡献更多宝贵经验,培育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生物学科拔尖人才!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