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开展小学学段课堂教学诊断系列活动
3月5日,主题为“集思聚智促成长,精研课堂夯质量”的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小学学段课堂教学诊断活动在陈经纶中学帝景劲松分校聚沙校区举行。集团校长刘雪梅、副校长程木昌、小学学段工作牵头人韩君英副校长,保利小学景朝霞校长、民族分校赵艳波书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史屹副校长、劲松分校赵志强书记、帝景分校张彦薇书记,帝景劲松分校乐贤校区主管校长张丽艳、聚沙校区主管校长张敏,以及集团各分校教学干部、学科大组长和市级骨干教师参加此次活动。
刘雪梅校长致辞,对小学学段课堂教学诊断系列活动的有效开展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指出,视导工作的推进是小学学段各校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动力,各校区要依托常态化视导、资源共享与课题共研,进一步完善集团管理体系,以精准督导为支点,撬动教育教学改革,书写集团化办学的新篇章。
聚焦课堂 精准把脉
本次小学课堂教学诊断系列活动以现场点课、当堂检测、干部评课、现场展示的教研方式展开,聚焦课堂教学实效,诊断并解决教学问题。集团领导和教学干部们深入课堂,进行全员、全科、全覆盖的随机听课,共计听课41节。
课堂上各学科教师积极践行新课标理念,精心设计学习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自主学习、思考和实践的空间,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实践的过程;通过板书、语音、提问、丰富多样的AI技术等方式给予学生规范、清晰、易懂的示范,对学生的表现予以及时恰当的反馈,体现学科评价特点,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课后,教学干部组织学生完成了随堂检测,从听课到评价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精准的诊断。
评课指导 提质增效
课后,听课干部对教师的框架备课、听课记录、学生作业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同时围绕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落实、教学方法选择、课堂组织互动及学生思维训练等方面,与授课教师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在交流中,不仅指出了教师教学中的亮点和优势,还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措施,为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融合创新 特色展示
活动中,聚沙校区进行了“音体融创特色操”现场展示,体育音乐跨学科创意操的融合顺应了教育改革趋势,满足了学生需求,打造出有趣、有益、有度、有汗的课间活动。通过学科融合,创新形式,使学科优势互补,既能调动学生参与度,增强学生体质,又能更好地发挥学科教师特长,为提升艺术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迈出关键的一步。
整体反馈 赋能前行
系列活动的目的是对标上学年视导问题的改进与提升,看增长、看实效。各学科大组长结合问题的改进对教师基本功、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活动组织实施、习惯培养效果、AI赋能实效、青年教师成长、当堂检测情况等进行集中反馈。各位组长认可聚沙校区在AI技术赋能课堂上创新尝试,合理使用,促进教师“教”的专业,促进学生“学”的有效;肯定了扎实开展的教学常规训练、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力的提升,以及学生习惯的养成规范、有效;同时,针对新课标理念的践行、合作学习的有效培养、学习评价的精准、青年教师的培养等,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韩君英副校长对整体活动进行总结,首先对比了聚沙校区两年的教学数据,肯定了校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肯定了教学干部在集团视导工作中评课能力、命题水平的提升。同时指出,随着集团视导工作的推进,各校区要“借力干事”,借集团之势,抓教学关键,解决教学中的“真问题”,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材研究力、课堂实效性。
程木昌副校长提出“建机制抓落实、立课题育成果、提质量树品牌”的18字发展方针,明确未来将通过制度化建设、课题研究、品牌活动推广等举措推动集团各校区发展,重点打造视导模式与“好课共享”双师共研品牌,深化与新疆、西藏等地的教育协作,扩大集团影响力。
史屹副校长第一次参加集团视导,感受到了集团强大的影响力,认为教师课堂教学力强,学生学习风貌好,课堂实效高,希望集团视导可以走进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校区,进行诊断和指导,促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张敏校长对集团领导及各位干部予以真心的感谢,同时表态督导反馈为校区提供了精准的诊断与改进方向。聚沙校区将关注教育教学中的关键点,以备课组教研为抓手聚焦真问题,找准实施路径,落实真改进;依托集团资源,落实“德育为先、教学为本”的理念,为集团“提质量、树品牌”目标贡献聚沙力量。
“督导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本次集团教学诊断活动充分展现了陈经纶教育集团“诊断不评价、改进不停步”的务实作风。帝景劲松分校聚沙校区将借力集团资源,精研课堂,数字赋能,创新课堂,不断提升教师素养、课程育人能力,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