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小学学段开展“双师共研”系列活动之四年级语文专场活动

来源:池志丹 发布时间:2025-05-13

为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力京蒙教育协作迈向新高度,5月9日,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小学学段依托“双师课堂”技术优势,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搭建京蒙两地教师共研共进桥梁,开展了以“双师共研促成长,区际联动共提升”为主题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专场活动。本次活动由陈经纶中学帝景分校教学主任池志丹主持。 

本次活动聚焦小学四年级语文学科教学,围绕“新课标、新理念”,共同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模式、新课堂,分别由崇实分校张子音老师、保利小学李萌萌老师、帝景分校栾芳老师带来三节研究课。三节课均出自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力图通过三节课的研究,探索如何有效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扎实落实单元语文要素,进而逐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各校区四年级语文教师在“双师教室”参与学习研讨。 

好课分享 互学共研 

张子音老师在课堂上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小记者报道”创设战场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战役激烈与英雄形象;聚焦动作与环境描写,分析英雄品质,渗透直接描写与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借助关键词句复述事迹,辅以评价标准强化逻辑与精简表达;课后延伸阅读迁移方法,深化英雄主题;最后补充战役背景资料,引导学生理解英雄精神的集体性,升华家国情怀。  

李萌萌老师聚焦语文要素,以“追寻英雄故事 颂扬人物品质 制作英雄人物档案卡”为情境任务展开教学。先通过回顾主要内容,导入新课;再引导学生梳理哈尔威船长的言行细节,借助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深入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的临危不乱、忠于职守。再结合时代背景,联系生活实例,探讨对生命的体会,最后以“制作英雄人物档案卡”活动为任务,深化情感体悟,实现读写结合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栾芳老师的课,以挑山工视频导入,引发学生对职业特点的兴趣。通过对比游人与挑山工的登山方式,引导学生从动作、语言中感受人物品质。自主学习结合小组讨论,体会蕴含道理。明确“挑山工精神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为画题诗活动,联系自己,升华主题。 

校际互动 共研提升  

课后,三位授课教师围绕新课标理念,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设计的思路、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课堂实践的反思等进行说课。 

帝景劲松分校乐贤校区、聚沙校区的备课组长围绕三节研究课进行点评。乐贤校区备课组长谈到:三位老师的课堂流程清晰,节奏紧凑。从语文要素出发,培养孩子高阶思维阅读能力。课堂上,给孩子充分的思考和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三位老师的课堂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教师评价、生生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针对性、发展性、激励性。不仅如此,老师在课堂的结尾还设置了引人深入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的品质,并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聚沙校区备课组长谈到:三节课展现出教师对任务群教学的深度把控与创新实践。以清晰的任务链条串联教学环节,从情境导入到探究活动,各任务间逻辑紧密、层层递进,既凸显学科本质,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让知识在任务完成中自然建构。小组合作基于问题解决需求,讨论过程中观点碰撞自然,给予学生充足时间阅读、思考、交流,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展现出学生的表达与协作能力。

本次“双师共研促成长,区际联动共提升”活动不仅是智慧的碰撞,更是情谊的联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集团小学学段将持续深化“双师共研”新常态,为教师提供常态化教学展示研讨机会,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携手推进各学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推动京蒙两地共研共进的深度融合,为学生素养提升注入更多活力。“教育向美而行,协作历久弥新”,愿老师们继续携手同行,共绘教学同心圆。

 

 

 

栾芳老师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