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向党 薪火相传”朝阳区劳模工匠进校园暨法治教育走进陈经纶中学活动圆满举行
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少年向劳模学习、向工匠看齐,并同步开展法治教育宣讲,守护学生健康成长,9月12日,“同心向党 薪火相传”朝阳区劳模工匠进校园暨法治教育——走进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活动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朝阳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朝阳区总工会、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政法委员会主办,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朝阳区关工委青少年红色教育专委会、北京市朝阳区关工委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专委会、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工会承办,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协办。
朝阳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朝阳区教工委原书记周炜;朝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朝阳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高敬茹;朝阳区委教育工委书记董健;朝阳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邢伟;朝阳区关工委青少年科技教育专委会主任、朝阳区残联原党组书记、理事长,二级巡视员王玉华;朝阳区关工委青少年宣传文化教育专委会主任、朝阳区文旅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文联原党组书记,二级巡视员高春利;朝阳区关工委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专委会主任、朝阳区纪委原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二级巡视员高大中;朝阳区委政法委副书记、一级调研员刘红;朝阳区委老干部局副局长、朝阳区关工委秘书长蒋立荣;朝阳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宋丽琛;朝阳区教育工委委员、朝阳区教育工会主席李丽艳;陈经纶中学校长刘雪梅、党委书记曾广华等领导嘉宾,以及陈经纶中学教职工和学生代表,刘雪梅劳模工作室成员等700余人共同参与。大家齐聚一堂,聆听感人至深的奋斗故事,感受时代榜样的精神力量。
朝阳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区委教工委原书记周炜在致辞中指出,本次活动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希望为同学们搭建“精神引领+法治教育”的双重成长平台,帮助同学们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增强法治意识,努力成长为有信仰、守底线,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朝阳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邢伟在致辞中勉励同学们,要珍惜与劳模工匠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从他们身上学习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优良品格,汲取前进动力,为实现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而努力奋斗。
朝阳区委政法委副书记、一级调研员刘红在致辞中强调法治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呼吁师生共同树立法治思维、严守法律底线,让尊重法律、遵守规则成为内在自觉,努力使每一位青少年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在宣讲环节,五位来自朝阳区劳模工匠“星光演讲”宣讲团及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的宣讲人依次登台,结合亲身经历和成长感悟作了精彩分享。
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商务中心区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经理、高级工程师张友良,以“与钢筋水泥为伴”的二十年青春岁月,诠释了何为“大国工匠”,用实干担当书写城市建设者的崇高使命。
北京市劳动模范、河北省最美农民工、朝阳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使馆班班长张建娜,分享了以“学习英语服务外籍人士”“创新作业流程提升效率”等鲜活事例,展现了一名普通劳动者为提升城市形象和国家荣誉所付出的努力与智慧。
北京市、朝阳区创新工作室领军人,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公共法律服务事务部主任陈亮,分享了十年间深耕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系统化预防校园欺凌的实践经历,用法律人的专业与温情,诠释了“守护青少年成长”的责任担当。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握奇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主任郭天光,讲述了带领团队突破技术“卡脖子”难题的艰辛历程,展现了科技工作者“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大局”的格局,以及用自主创新赢得国际尊重的底气。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四级高级检察官,北京市第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全国未成年人检察人才库成员李雨聪,结合真实案例,为同学们带来情绪管理与法律认知的双重引导,在警示法律红线的同时传递温暖有力的成长支持。
五位宣讲人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展现不同行业“同心向党、薪火相传”的生动实践,现场掌声此起彼伏,榜样的力量在师生心中深深扎根。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围绕“如何保持创新动力”“怎样面对困难与挫折”等话题与劳模工匠、检察官展开深入交流。劳模工匠、检察官耐心解答、倾囊相授,热烈融洽的氛围中,让同学们不仅收获了实用建议,更坚定了“向榜样学习、为理想奋斗”的信念。
最后,陈经纶中学校长刘雪梅讲话,高度赞扬劳模工匠和检察官们“把小我融入大我”的家国情怀,并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与学校“学而事人”“爱满经纶”的百年育人理念相贯通,鼓励师生以榜样为镜,教师恪守匠心育人,学生立志成才报国,共同为建设“宜学”朝阳和实现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活动期间,还播放了朝阳区2025年全国及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北京市模范集体宣传片《敢为》,通过一个个真实而动人的奋斗故事,立体展现劳模工匠坚守岗位、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进一步激发了师生的认同感和崇敬之情。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学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更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了信仰与法治的种子。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榜样为灯塔,以奋斗为舟楫,在新时代征程中书写无悔青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