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初中校区新学期首次社团课开讲

来源:任力 宋卓群 发布时间:2025-09-24

9月18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本部初中校区22个社团同步开课,以“五育并举”为魂,用多元活动勾勒成长画卷,尽显经纶名校社团的深厚底蕴——既有经典精品社团传承,又有指导教师精心设计,更有优质资源赋能提升,让经纶学子直呼“意犹未尽”。 

艺术润心:创意在笔尖与韵律间流淌 

在视听设备齐全、技术先进的音乐教室内,“经纶之星”合唱团在老师带领下,在钢琴声中寻找和声共鸣,清澈的歌声余音绕梁。 

“经纶画苑”社团中,老师手把手教学生研墨、运笔,墨香里藏着传统韵味,宣纸上描绘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密码。 

电影社团于经典电影的光影里教学子们品故事、学表达,在一帧帧电影片段中学习电影专业的设计与拍摄技术,沉浸式感悟经典电影和课程特色。 

学科启智:思维在讨论与探究中飞扬 

经纶话剧社的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在老师指导下修改剧本,讨论台词,分配角色,饰演人物,不断穿插变换的活动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模拟政协”社团招纳了45名同学。同学们热议社会热点话题,讨论、分享、选择议题,从垃圾分类到政治提案,都找到了值得研究的内容。 

小记者社团老师指导同学们在真实案例中学习采访技巧,尝试面对面采访,在真实的情景任务下锻炼实践能力,撰写身边发生的新闻,后期将参与学校公众号的宣传。 

体能砺志:活力在赛场与奔跑中迸发 

作为历年在北京市中小学生操舞锦标赛中斩获金奖的团队,艺术体操社团是学校精品社团之一。在彭诗朦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一板一眼认真排练,精心雕琢动作,弘扬本部初中女子艺术体操活动的光荣传统。 

智慧操场上,通过AI摄像头实时采集学生运动数据,篮球、排球、足球社团同学积极跑位传球,及时了解自己的运动情况,精准纠正动作,提升锻炼效果。脚步踏击的声音混合着激动的呼喊声,描绘出经纶学子的青春画卷。 

科技赋能:创新在实验室与代码间闪耀 

迁入新址,学校为科技类社团精心打造了一批设备全面、技术先进、资源丰富的实验室。“生长实验室”“生物材料工程师”“3D打印社”、发明创新社、创意编程课堂、物理建模等社团,依托新校区的优质硬件资源和先进仪器及材料,吸引了近百名学生报名参与。 

“数字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生物材料的准备需要哪些步骤?”“幼苗的生长需要那些条件?”科技教育指导教师团队为学生们做了精彩的解答。唐菁君老师娴熟设计打印出3D模型,孙娜老师创新制作模拟人眼成像的教具,董秋平老师指导孩子细心观察生物成长规律,刘中臻老师带着孩子们做创新发明设计,王姗姗老师指导初二的学生针对物理现象建立联系模型,孩子们大呼过瘾,表示今后在科学的道路上将一路高歌。 

新学期首次社团课,以“五育并举”为核心牵引,22个社团全面覆盖艺术润心、学科启智、体能砺志、科技赋能四大领域。在专业导师的悉心指导与多元活动的生动实践中,学子们不仅点燃了兴趣火种,更在沉浸式体验里习得技能、拓宽视野。未来,本部初中将持续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深化社团课程建设,优化资源供给,师生共同耕耘,让社团活动越办越具特色,不断培育出兼具综合素养与创新精神的经纶学子,书写更为丰硕的育人篇章。 

  

学生新学期社团活动感言 

初一1班 李元曦:今天下午的无线电社团活动,简直像打开了一扇超酷的新世界大门,一走进社团教室,我眼睛都看直了——桌上摆满了各种我叫不上名字的设备,每一样都透着“神秘科技感”,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这些,现在居然能亲手碰,老师先给我们科普无线电知识,从“怎么用对讲机说话”到“不同频道的用处”,我听得超认真,生怕错过一个字。最期待的环节终于来啦——实操对讲机!老师给每个人分配了代号,感觉自己瞬间变成了电影里的通讯兵,超帅气!还有其他同学的声音混在一起——糟了,串台啦!我和“洞两”赶紧对视一眼,想起老师说过遇到串台要换备用频道,我俩手忙脚乱又小心翼翼地调频道,手指按在按钮上都有点紧张。不知不觉,社团活动就结束了。走的时候我还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那些设备,下周四的无线电社团,我已经准备好解锁更多新技能啦! 

初一5班 严雯婧:今天第一天上中英戏剧社团,这里充满创意与热情的氛围让我对社团之后的活动非常期待。我一直热爱表演和英语,而社团就像为我量身打造的舞台。在今天社团课中,我成功竞选了社团的社长,同时也认识了许多新的社团小伙伴们。我认为英语戏剧社团不仅提升了我的语言能力,更能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精神。 

初二1班 李奕萱:第一次参与生长实验室社团课程,之前学长学姐的创新成果就让我眼前一亮。当听到有用藕研发可食垃圾袋的课题时,我格外惊喜——原来生物知识能打破“食用”与“实用”的界限,把常见的藕转化为兼顾环保与安全的创新产品,比普通可降解垃圾袋更进了一步。老师们也说通过参加一些比赛,我不仅可以收获很多奖项和知识,还可以磨炼我的意志,为未来做好充足的准备。老师告诉我们科学创新离不开严谨与坚持的态度。这节课不仅让我看到生物学科的魅力,更激发了我探索生物的热情。我在生物社团中会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二3班 左恩佑:首次参加生物社团,我收获满满。老师分享的北京市创新大赛金奖案例,让我打破了对生物科研的“距离感”,从火箭模型测雾霾到观察金鱼做研究,原来生活细节里藏着科研方向。学长学姐们的故事更让我动容:有人被“除名”后重振,有人查40篇文献说服老师,还有人受挫后花一年再冲金奖。他们的坚持,让我暗下决心不轻易放弃。老师提到的“主动投入”也点醒了我。这次活动让我对后续社团时光充满期待,我愿从细小实验做起,在生物领域慢慢探索。

初二6班 周子然:今天,我第一次踏进物理建模社团的教室,心情既紧张又充满期待。一直以来,我对物理现象和模型搭建都抱有浓厚的兴趣,那些看似抽象的原理,通过动手构建变成可观、可触的实体,总让我感到无比神奇。而物理建模社团,就像一扇刚刚为我打开的新大门,门后是一个充满挑战与乐趣的世界。

 

 

“经纶画苑”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