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初中校区举办“京剧文化进校园”活动
9月23日下午,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本部初中校区成功举办“京剧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师生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本次活动特邀北京国声京剧团的艺术家们倾情呈现,采用“讲解+展演+互动”的形式,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国粹艺术的独特魅力。
初识京剧:一堂生动的艺术入门课
活动伊始,殷卓瑾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京剧的起源与发展,生动阐释了京剧“程式化、虚拟化、综合性”的三大艺术特色。殷老师现场示范了兰花指、剑指等基本手势,并结合眼神与身段展示人物动作,简要介绍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特点,为后续的精彩演出做足了铺垫。
经典再现:两出好戏背后的故事与魅力
随后,国声京剧团的艺术家们带来了两出经典选段。
《拾玉镯》——充满生活气息的京剧轻喜剧。《拾玉镯》选自传统大戏《法门寺》,因其生动的情节和细腻的表演,常作为独立折子戏上演。该剧围绕少女孙玉姣与青年傅朋的相遇展开,通过“绣花”“喂鸡”“拾镯”等一系列虚实结合的无实物表演,将京剧的虚拟写意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演员们细腻传神的演绎,塑造出孙玉姣的娇羞灵动、傅朋的温文尔雅、刘媒婆的爽朗热心,现场掌声不断。
《霸王别姬》——一段英雄美人的千古悲歌。这出经典剧目讲述了楚汉相争时期,霸王项羽被困垓下,虞姬为不拖累霸王而毅然自刎的悲壮故事。丁妍老师饰演的虞姬,扮相美丽典雅,唱腔婉转缠绵,一段双剑舞刚柔并济,将虞姬的深情、决绝与悲怆演绎得淋漓尽致,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互动体验:我是“小戏迷”,也是“小演员”
表演结束后,殷卓瑾老师热情邀请同学们上台模仿《拾玉镯》中的“喂鸡”动作。同学们认真模仿演员的手势与眼神,努力再现喂鸡场景。欢声笑语与阵阵掌声中,大家深刻体会到京剧“以形写神”的艺术魅力——将平凡生活升华为独特的审美程式。
活动尾声,四位同学穿上戏服,化身京剧人物,亲身体验不同行当的独特韵味。
李承浩(饰诸葛亮):“穿上这身长袍,手拿羽扇,我真的感觉自己变成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老师教我‘老生’要走方步,动作要稳重,让我体会到中国传统中儒雅沉稳的君子风度。”
朴倞民(饰杨贵妃,韩国籍):“这次京剧扮相体验非常珍贵。尽管韩国有假面舞和盘索里等传统艺术,但京剧在服饰、唱腔和身段上都展现出独特魅力。扮成杨贵妃的那一刻,我仿佛穿越到盛唐,亲身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辉煌灿烂。这份体验让我对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有了更深的理解。”
齐泽民(饰蒋干):“丑角的表演太有趣了!我学会了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去表现蒋干的滑稽,京剧的幽默感很含蓄,不需要语言,光靠肢体就能逗笑大家。”
刘冠伊(饰包拯):“‘净角’脸谱画起来很复杂,每种颜色和图案都有含义。戴上长髯口,做出威严表情,同学们都认不出我了。这次体验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润心育美:让国粹在校园生根发芽
此次“京剧文化进校园”活动是学校推进美育教育的重要实践。两个多小时的活动掌声不断,同学们不仅领略了京剧“唱、念、做、打”的精湛技艺,更在互动中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特别是国际学生的积极参与,展现出京剧艺术跨越国界的感染力。
未来,本部初中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国粹艺术在校园中薪火相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