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分校创新设计国庆中秋特色作业

来源:康燕芳 发布时间:2025-10-13

在国庆与中秋双节交汇的特殊时刻,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保利分校以“实践赋能、文化浸润、家国铸魂”为核心,为各年级学生设计了一系列跨学科特色作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知识,在文化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让这个假期成为一堂生动的“行走的课堂”。 

语文学科以“北京之秋”为笔,引导学生用镜头捕捉胡同里的银杏、公园里的枫叶,用画笔勾勒秋日的暖阳与落英,更以诗词点睛——或化用“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意境,或用原创短句抒发对家乡秋景的热爱,让文字与光影碰撞出别样的文学浪漫。数学学科则让学生用“数字”读懂祖国,从“数说中国高铁里程、航天发射次数”的辉煌成就中感受国家实力,在数独的逻辑推演、尺规作图的精准绘制中,将“数”与“国”紧密相连,让理性思维与爱国情感同频共振。 

英语学科打破语言壁垒,鼓励学生以手抄报或“英文微博”为载体,向世界讲述中国双节故事,在英文表达中传递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物理学科则聚焦“实践出真知”,初二学生化身“工程师”,从设计图纸到搭建模型,完成隔音房间的全流程建模,返校后还将通过实验检验隔音性能;初三学生动手制作“水果电池”,当导线连接瞬间电压表指针跳动时,抽象的电学知识变得鲜活可触,学生们纷纷表示“真切感受到了科学就在身边”。 

道法学科以“家国情怀”为核心,设计分层实践活动:初一学生化身为“国家记忆采集师”,与家人拍摄包含国庆灯笼、中秋圆月等元素的创意合影,定格双节美好;初二学生寻找“身边的中国红”,用镜头记录国旗、红色建筑,用文字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初三学生走进博物馆、观看爱国电影,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探寻中华文化脉络,坚定文化自信。地理学科则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科素养,初一学生设计地球仪模型,初二学生制作中国行政区拼图桌游,在拼接与绘制中直观感受祖国与世界的版图,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恰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历史学科以“寻迹千年新疆与祖国的纽带”为主题,引导学生查阅史料、梳理历史脉络,用手帐绘制新疆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融故事,传递对国家统一、民族交融的深刻认知。生物学科则让学生用粘土制作花细胞、DNA结构及生物发育过程模型,将微观的生物知识转化为立体的艺术作品,在创意实践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与正确的生命观。

此次双节特色作业,打破了传统作业的边界,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文化传承、家国情怀深度融合。学生们在动手、探索、思考中收获知识与成长,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真正实现了“以实践育人,以文化铸魂”的教育目标。

 

 

学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