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景劲松分校聚沙校区开展低段数学教研活动

来源:王萍 发布时间:2025-10-21

近日,陈经纶中学帝景劲松分校聚沙校区数学教研组突破传统教研模式,构建了以“AI数据为基、集体研判为桥、专家智慧为引”的三段式教研链。依托课堂诊断系统,开展基于多模态数据的课堂分析,以谢嘉依老师执教的《口算乘法》为例,成功验证了三段式教研链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课前共研:目标-工具-共识三位一体观测点 

“宜学课堂”理念下,教研组共同商定将“课堂评价有效性”与“学生学习深度”作为核心观测点,让AI的数据采集服务于清晰的教学目标,使技术应用有的放矢。 

课中实施“采集-记录-建模”全景数据支持 

授课过程中,AI系统作为客观的“课堂记录仪”,通过多模态数据采集技术,全程无感记录师生语言、互动频次、行为轨迹等教学要素。在《口算乘法》课例中,生成“教师提问34次/课时,学生深层学习占比仅20%”等关键指标的数据报告。 

课后研判:“数据-研判-智慧”三段式教研链条 

聚沙校区数学教研组以“AI提供证据、集体研判数据、专家引领方向”为路径,将“提问频繁但学习浅层”的数据现象转化为“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专业议题,同时邀请区教科院钱守旺主任进行专业引领,提出“优化提问质量、设计思维外显任务、加强知识结构化”等具体策略,实现了从数据诊断到教学行为的专业跨越。 

迭代优化:从教学行为改进到课堂质量提升 

改进策略在二次授课中实施,并通过AI系统进行效果验证。数据对比显示:教师提问次数下降11%,但高阶思维问题的比例从5%提升至20%,学生深度学习占比增加至60%,课堂对话深度显著改善。

“数据-研判-智慧”的三段式链条,共同构筑了赋能教师专业成长的“三角支架”。在这一闭环中,数据是感知,研判是诊断,智慧是处方,它将教研从模糊的经验感知,精准地引向科学的专业决策。成长,始于每一次教研探索的深耕。聚沙校区将在教研的探索中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开展低段数学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