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政课堂问题链设计与实践探究研讨活动在本部高中成功举办

来源:董宇璇 发布时间:2025-10-28

10月23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本部高中校区政治教研组联合北京教育学院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平台共同举办高中思政课堂问题链设计与实践探究研讨活动。活动围绕任务驱动下的问题链设计展开系统探讨,旨在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活动性与理论性的统一,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石双华,陈经纶中学本部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来自北京市各区的新入职政治教师代表以及北师大的实习教师参加本次活动。 

本部高中政治组教师齐宝卫就“经纶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进行专题汇报。齐老师聚焦“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两个一体化建设方向,系统阐释了教研组在“问题链教学”方面的探索成果。他强调,问题化学习就是要以环环相扣的问题链为牵引,通过严密的教学逻辑设计,引导学生在分析、思辨与深度探究中构建系统知识网络,最终实现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及公共参与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随后,张楠、黄卓然两位老师围绕问题链的设计与实施进行研究课展示。张楠老师以“从烽火岁月到星辰大海”为题进行分享展示。张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串联起“回望铭记”“凝铸传承”与“担当远航”的课堂叙事逻辑。课程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融入家国情怀,以价值认同为核心,层层递进地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引导其筑牢信仰、强化担当,最终将理论认知升华为行动自觉。 

黄卓然老师以“从《论持久战》中汲取价值选择的智慧与力量”为题进行教学展示。黄老师以“读经典、辨判断”为起点,引导学生运用原著中的价值坐标,探究党在抗战、工业化建设、改革开放乃至脱贫攻坚等不同历史时期“持久战”中的价值坚守,最终落脚于新时代青年如何答好价值选择的人生答卷。课堂整体设计站位高远、问题链清晰有序,并始终贯穿辩证统一的哲学逻辑,实现了理论性、活动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统一。 

通过两节具有示范意义的研究课,展现了教师以“结构化教学”与“问题化学习”为依托,积极探索“以问促思、以研促教”的高效课堂实践路径,为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注入了新的动力。

最后,与会教师围坐在一起,认真聆听石双华老师的点评发言,石老师也与在场教师开展了深度研讨。石老师从“问题链设计”与“活动情境创设”两个维度出发,在高度肯定两节展示课的教学成效与陈经纶中学高中思政课问题链设计与实践成果的同时,也指明了未来的提升方向。她强调,问题设计应立足学科思维,做到梯度合理、反馈及时、总结到位;活动情境则需在具象化与细致化打磨中突出真实性与思辨性,使逻辑链条与活动创设同频共振,共同推动思政课程建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高中思政课堂问题链设计与实践探究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