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初中校区开展青年教师研究会活动
为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推动教育教学从“教”到“育”的深度转型,近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本部初中校区开展了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青年教师研究会活动。活动由教学处张婷玉副主任主持,本部初中赵黎黎校长、盛宇辉书记以及全校青年教师齐聚一堂,凝聚智慧、共话青年教师成长。
活动中,张婷玉副主任介绍了本学年青年教师研究会的核心主题与整体设计方案。她强调,青研会将以“赋能成长、深耕课堂、立德树人”为目标,通过专题分享、案例研讨、AI评课、成果展示等多样化形式,搭建青年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她也明确了后续关于提交教学设计、完成课堂录制的任务安排,学校将通过AI技术进行专业测评并评选优质课例,切实推动理论学习向教学实践转化。
随后,董秋平老师以“从‘教’到‘育’——以成长型思维打造韧性课堂”为题展开专题分享。她结合自身多年教育教学经历,讲述了多个令人动容的真实案例:曾被贴上“普通”标签的学生,在成长型思维的引导下,不仅考入理想院校,更有学生受邀参与中科院讲座并发表SCI论文,用实际成长印证了教育的长期价值。董老师还推荐了《成长型思维》一书,并详细拆解了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的核心差异,提出可通过调整课堂语言、设计“低地板、高天花板”的教学任务、运用正向激励工具等方式,在课堂中渗透成长型思维,帮助学生打破认知局限。
德育处杨海龙副主任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与德育管理工作实际发言。她坦诚反思了自己从固定型思维到成长型思维的转变过程,从最初面对批评的羞耻感,到如今主动接纳建议、精益求精修改课程的积极态度,印证了成长型思维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她强调,青年教师要传承学校严谨认真的优良传统,主动向刘艳、闵宇霞等资深教师学习,在班级管理中规范晨间流程、强化晨检仪式感、严格落实午休与手机管理规定,通过科学管理构建良好班风,为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最后,赵黎黎校长与盛宇辉书记分别作总结讲话。赵校长指出,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新生力量与未来希望,希望大家以青研会为契机,着力提升学习力、科研力与创新力,将成长型思维融入日常教学与班级管理,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培养他们面对挑战的韧性与终身学习的意识。
盛书记强调,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唤醒,青年教师要善于运用成长型思维发现每个学生的潜力,以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成长轨迹,同时要拧成一股绳,为学校的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青年教师研究会的召开,为青年教师搭建了思想碰撞与经验交流的平台,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相信在成长型思维的引领下,我校的青年教师将不断深耕教育沃土,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