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景劲松分校召开六校区科体艺大会

来源:董宇璇 发布时间:2025-10-30

为统筹推进科技、体育、艺术三大领域协同发展,进一步整合资源、明确方向,近日,陈经纶中学帝景劲松分校召开了六校区科体艺领衔人交流会。会议立足基础,聚焦“资源整合、活动联动、特色共创”,旨在打破学科与校区壁垒,探索科体艺深度融合路径。 

帝景劲松分校科体艺工作负责人张沪宁主持会议,她强调科技、体育、艺术是学校素质教育重要支柱,三者相辅相成。 

体育学科杜辉老师发言指出,本学期,帝景劲松分校围绕落实“京八条”开展各项体育工作,推“班班赛、人人赛”,分层储备人才;聚焦初三中考、初二体测,多维度落实教学方针,提升学生练习针对性与主动性。 

体育学科费志英老师表示,帝景校区体育工作从“赛事革新”“课程深耕”发力,以“班级挑战”激活赛事体系,设“全员轮换岗”保障全员参与;“三大球”进课堂,推大单元教学与“学练赛”闭环。 

体育学科亢国荣老师分享了乐贤校区“全员参与,分层培养”理念,强调本学期将构建“基础课+兴趣课+校队”三级体系,兼顾体育教育普惠性与学生运动潜能挖掘。 

美术学科焦莹老师发言指出,劲松分校初中美术围绕“从课堂到生活,让每个孩子成为故事的创作者”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活动,打造“学做赛展”影像课程闭环,并将于期末举办学生影片发布会。 

美术学科陈瑾老师表示,帝景校区美术学科以《艺术课程标准》为指导,紧扣艺术核心素养,开展跨学科活动与校本课程,规划艺术展与社团,多路径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美术学科夏琳老师发言指出,乐贤校区美术学科设“青花古韵”特色课,设“青花古韵”区级备案校本课,新增粉画、非遗等社团,助力学生美术成长。 

美术学科张殿影老师表示,帝景分校初中美术学科基于“专业师资、扎实课程”的核心优势,共绘以“AI+美育”为特色的发展蓝图。未来将重点打造“AI+传统美学重构”与“AI创意设计工坊”两大项目,引导学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构经典、激发创意,实现“科技为笔,文化为魂”。 

音乐学科贺婧妍老师发言指出,帝景校区小学音乐教研组通过开展思维型课堂、跨学科学习,开展艺术节、新年音乐会等活动,进一步推进思维型课堂与跨学科学习。 

音乐学科金妍老师表示,聚沙校区音乐学科以“合唱+舞蹈”为核心载体,始终紧扣“五育并举、学科融合”育人目标,形成了鲜明的教学优势。以“合唱+舞蹈”为核心,融合多学科,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审美等素养。 

音乐学科刘天薇老师发言指出,帝景校区初中音乐组以“让音乐成为成长的底色”为理念,打造兼具趣味性、实践性与艺术性的音乐教育体系。在打造多元音乐教育体系基础上,以朝花合唱团为特色,丰富校园德育活动。 

音乐学科王孜羽老师表示,劲松分校初中音乐组秉持“让音乐浸润成长”的理念,构建了融合趣味、实践与审美的音乐教育体系。教师们坚持“音乐属于每个孩子”的初心,致力于培养学生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构建趣味音乐教育体系,以朝花团为特色,助力美育与德育融合。 

科学(科技)学科赵静老师发言指出,帝景校区拥有一支8人的科技竞赛教师辅导团队,深耕科技赛事,每年稳定参与金鹏、创新、编程等十多项科技比赛,数百人次学生获全国和市区级各种奖项。她表示,未来,校区还将拓展白名单赛事,结合社团活动,挖掘家校资源,持续为学生搭建科技成长舞台! 

科学(科技)学科范海艳老师表示,聚沙校区科学学科以校区德育“一粒种子就是一个世界”和教学“聚焦课程开发培育学科素养”为核心理念,以传统文化、项目化学习、拔尖人才培育为支柱,建“扎根”到“成林”育人路径,以“种子”育人为核心理念,以项目化学习等培育学科素养。 

科学(科技)学科范晶老师发言指出,鲲鹏校区科技学科以多维举措赋能学生发展,聚焦全体学生,有计划地推进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备考;针对特长学生,通过调研挖掘、分层与线上协同教学、学习群个性化辅导及赛事培优,探索“开放式”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按学期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与项目化学习,细化课程内容,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保驾护航。 

科学(科技)学科于晓璐老师表示,毓秀校区信息学科以机器人社团为载体,聚焦学科素养与跨学科融合,推进学业备考,探索拔尖人才“开放式”培养,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劳动学科刘丽超老师发言指出,本学期劳动学科以“传承+创新”双核驱动:课堂围绕非遗手工艺、收纳整理、烹饪、木工四大任务群,项目化推进,图片视频即时反馈;课堂推进四大劳动任务群,组织队伍参与DI赛事,升级手工社团成果,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科体艺高质量发展需要携手创新,期待与会人员围绕融合教学、跨领域活动、品牌打造等议题交流,以本次会议凝聚共识、细化举措,推动三大领域从“单独推进”转向“融合共进”,提升素质教育成效,也希望各校区教师持续探索新路径,助力学校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

 

 

六校区科体艺大会